家庭医生在线首页 > 儿科 > 儿科疾病 > 其他疾病 > 正文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哪些并发症

2017-06-08 15:58:45      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哪些并发症

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败血症、新生儿肺炎、胆道闭锁、母乳性黄疸。

败血症 表现为发热、严重毒血症状、皮疹瘀点、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高等。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、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。以抗生素治疗为主,辅以其他治疗方法。

新生儿肺炎 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,多不典型,少数有咳嗽,体温可不升高。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、口吐泡沫、呼吸困难、精神萎靡、少哭、不哭、拒乳。有时就是 “感冒”症状,如鼻塞、呛奶。但是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(大于45次/分,正常情况下是40~44次/分),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(吸气时胸骨上窝、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)等呼吸困难的表现。

胆道闭锁 出生后持续黄疸,大便成灰白色,严重时出现肝衰竭、腹水、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。

母乳性黄疸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,一般情况良好,体重增加,大便为黄色,大便颜色正常。肝、脾不大。小儿的肝功能正常,无贫血。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-5天出现,逐渐加重,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,然后黄疸渐渐减轻,3~12周恢复正常水平。

新生儿迁延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怎么引起的

一、发病原因

婴儿胆汁淤积症病因很多,主要可分为肝细胞损害、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疾病三大类。仅就其中一些主要病因分述于下:

1、病毒性肝炎

至今尚无甲肝病毒经胎盘引起婴儿宫内感染的报道。是肝炎高发地区,孕母多数具有甲肝IgG抗体,使婴儿获得被动免疫,因此3个月以下婴儿发生甲肝的机会甚小。

乙型肝炎及携带者可通过产时、宫内及产后发生母婴传播,以产时感染为主要途径,母婴感染率为20%~50%,母阳性者,感染率更高,但被感染婴儿多在生后3个月起,HBsAg陆续开始阳转,其中少数伴ALT轻度增高。HBV宫内感染率一般报告为2.5%~7.7%,但近年通过脐血淋巴细胞及(或)血清HBVDNA测定,证实宫内感染率可高达22%。

宫内感染,除极个别曾报告引起暴发肝炎外,一般均表现为持续或一过性阳性,罕见引起胆汁淤积症状。HBV产后感染,发病多在3个月以后。因此3个月以内发病的胆汁淤积,由HBV引起者,实际并不多见,尤其母HBsAg等阴性者。

近年已证实丙肝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,婴儿多在生后3~12周发病。

2、巨细胞包涵体病毒

在我国CMV是引起胆汁淤积最主要病原,一般报告约占25%左右。近年采用聚合酶联反应技术,检测婴儿肝炎病儿尿中,结果阳性率高达67%~78.3%,而健康儿童对照仅为14.7%~36.8%。

我国孕母抗体阳性率达94。6%,但婴儿中胆汁淤积发生率远没这么高,这是因为母抗体可通过胎盘,使婴儿获一定保护,婴儿产时,宫内感染后,90%以上并无症状,有症状者部分有胆汁淤积症状,且预后良好。产后感染多引起呼吸道症状,罕见引起胆汁淤积。

诊断确立需根据从病儿尿或分泌物中检测到,或血清阳性。抗体阳性不能诊断为感染,因其可来自母体,除非双份血清滴度4倍增高,或2个月时滴度高于母亲。

3、弓形虫病

国内人群感染率地区差别较大,报告由1.4%~38.6%,一般〈8%,农村显著高于城市。先天弓形虫感染可引起流产、早产及死产;存活病例可为隐性感染,也可出现症状,后者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及眼的病变,部分病儿可引起胆汁淤积。有人对75例胆汁淤积进行血清弓形虫抗体检测,阳性率为9.3%,而正常对照组为2.5%,说明弓形虫是婴儿肝炎病原之一。由于本病药物治疗有效,因此及时诊断十分重要。先天感染诊断可根据血清弓形虫IgM抗体阳性(如间接荧光抗体试验)或体液中检测到弓形虫(包括其抗原或DNA阳性)。本病对磺胺、乙胺嘧啶、螺旋霉素及克林霉素均有效。

4、静脉高营养

新生儿采用静脉营养2周以上,20%~35%小儿可发生胆汁淤积,早产儿可达30%~50%。已证实主要与氨基酸有关。停用静脉营养1~4个月,肝功能及肝病理变化一般均可恢复。

5、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

α1-AT是一种糖蛋白,由肝脏合成,具有较强蛋白酶抑制作用。缺乏时引起肝损害的确切机制尚不详。

本病属常染色体共显性遗传,根据基因凝胶电泳,人群中至少有24种蛋白抑制物等位基因。正常人为,由缺乏所致胆汁淤积病儿均为PiZZ型。西方人中约占1/1600~2000活产儿,其中仅11%~20%发生胆汁淤积,7%仅有肝功能异常,余均无症状。欧美文献中,胆汁淤积由α1AT缺乏引起者占5%~18%,日本有少数病例。近年人群调查我国99%以上人为,尚未发现有基因。

6、Zellweger综合征

又称脑-肝-肾综合征。其特点是智能低下、特殊面容、严重肌张力低下、多发性骨骼畸形,如软骨钙化,股骨骺脱离。肾脏皮层囊肿多无症状。本病系胆酸代谢异常所致。病儿多在6个月以内死亡。

二、发病机制

1、胆汁排泌的生理

胆汁中含有胆酸,它可增加胆汁分泌,并促进结合胆红素、胆固醇、磷脂及其他脂溶性有机物(包括某些药物)从胆汁中排泄。当胆酸进入十二指肠后,它可使脂肪乳化,并能与脂肪分解产物形成水溶性微粒,以便脂肪被肠黏膜所吸收。胆酸是由血中胆固醇经肝细胞代谢所产生,在细胞内与甘氨酸及牛磺酸结合后,被排至毛细胆管,进入肠道,协助脂肪吸收后,大部在回肠末段被吸收,进入门脉及肠-肝循环,可被重新利用。肝细胞将胆固醇转变为胆酸的反应,受血胆酸浓度调控,胆酸增高时,可抑制此反应,降低时则促进此反应。

2、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

胆汁淤积时可引起以下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后果。

(1)、正常通过胆汁排泄的物质,被潴留或反流至体内,使其血浓度升高,并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。如高结合胆红素血症,引起黄疸;高胆酸血症,可致皮肤瘙痒;高胆固醇血症,严重时可致黄色瘤。血清磷脂、脂蛋白X均增高。对某些药物、造影剂,如磺溴酞钠,玫瑰红等的排泄也发生障碍。

(2)、肠道内胆汁减少或缺如、结合胆红素减少时,引起粪色淡或呈灰白色;胆酸减少,导致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,患儿可发生脂肪泻,营养不良,生长发育停滞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。维生素A缺乏可出现毕脱斑,皮肤、黏膜角化;D缺乏引起佝偻病、手足搐搦症;E缺乏可致神经肌肉退行性变、近端肌萎缩;K缺乏可引起颅内、胃肠道等出血,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。

(3)、原发疾病所致的肝细胞损伤及胆管内胆汁淤滞,常可引起肝脏有局灶性坏死、肝细胞巨形变、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,如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、碱性磷酸酶、5-核苷酸酶及甲胎蛋白升高,白蛋白及凝血因子合成障碍。病变进展,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,最终引起门脉高压症及(或)肝功能衰竭。但临床多数病儿可顺利恢复。

(责任编辑:陈晓 )

相关推荐

文章关键词: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哪些并发症

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败血症、新生儿肺炎、胆道闭锁、母乳性黄疸。败血症表现为发热、严重毒血症状、皮疹瘀点、肝脾肿大和白细胞数增……详细>>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哪些并发症

母乳性黄疸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,一般情况良好,体重增加,大便为黄色,大便颜色正常。肝、脾不大。小儿的肝功能正常,无贫血。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……详细>>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哪些并发症

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,多不典型,少数有咳嗽,体温可不升高。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、口吐泡沫、呼吸困难、精神萎靡、少哭、不哭、拒乳。……详细>>

新生儿黄疸易导致什么并发症

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,一般情况良好,体重增加,大便为黄色,大便颜色正常。肝、脾不大。小儿的肝功能正常,无贫血。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-5天出现……详细>>

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

如果宝宝出现新生儿黄疸的症状,并且较为严重,而作为家长,忽视了这方面的治疗,就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。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,严重威胁到了孩子……详细>>

  • 江国柱

  • 沈鼎明

  • 冯晓霞

  • 李孝生

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?

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

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
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[详情]